东斋堂村
    • 图片来源:
    • 特色:古村古道
    • 区域:斋堂镇 东斋堂村
    • 经度:115.7042104
    • 纬度:39.98026932
    • 海拔:
    • 等级或称号:普通村落(城镇集建型) 深山型
    • 认定时间:
    • 地址: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
    简介
    规制
    普通村落(城镇集建型) 深山型
    历史文脉
    唐朝贞观年间(627-649)在北侧白铁山上创建的灵岳寺,香火旺盛。进香朝拜的人群络绎不绝,途径本地,经常寄宿下来。年深日久,居住人口大增;灵岳寺僧人在这里施粥(地点在后街贾全用和贾玉奇的居住处)行善。因此,村名因施粥而得名斋堂。后来发展成以石桥沟为界的两个村。东面为东斋堂,西面为西斋堂。 明景泰元年(1450)6月,监察御史郭仲曦提议在斋堂立城。万历二十五年(1597)朝廷批准。在东斋堂建了一个长宽各一里的方城。有东南西三个城门。因北侧靠山,仅在天仙庙下有一个小圈门。在小圈门往东约150米处的城墙上砌有半人高的洞,称之为水道(在刘济民小卖部处)城墙外也称之为水道外。万历四十五年(1617)易州兵备道山西按察史解经邦,为东西两个城门题写了“廓清”“辑宁”两个门额。清嘉庆六年(1801)清水河山洪将南门的城门及南城墙冲毁,并冲毁了一条街,也就是东斋堂村前街。现在修马路的街是中街。到抗日战争时期,西城门被日寇摧毁。现仅存东城门比较完好。城台为花岗岩条石座。门宽14.93米,高5.28米,门洞进深3.15米。门头沟区政府在1981年,将东城门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。 东斋堂村古老姓氏有贾,王,韩,刘四姓,有刘半街,贾一片,韩王两家也不善的说法,形成了东斋堂村的四大家族。村里以贾姓家族最大,财力也最为雄厚,建有高门大院。
    传承方案
    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,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,建设美丽乡村。
      • 图片来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