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景点 31
京西太平鼓-传统舞蹈

京西太平鼓,北京市门头沟区民间舞蹈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

太平鼓是一种老百姓自娱自乐、集体传承、集体发展的传统舞蹈,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,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太平鼓自明代起在北京流传,清初,京城内外太平鼓极为盛行。

2006年5月20日,京西太平鼓被列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项目编号Ⅲ-1。

圈门过街楼
门头沟城区东邻京城都市区,面临永定河,紧邻太行、军都山余脉西山,城市西关基本就处于群山围绕的河道出口处,而跨越河道就有一座古色古香的过街楼,圈门过街楼,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单位。 圈门过街楼横跨的河道,就是门头沟,也是门头沟区区名的由来。有人认为,当地圈门之名来源于过街楼,因为过街楼拱门镂刻“圈门”,是否如此,不得而知,也许早在过街楼建设前,就有圈门的说法,或地名早就有之。因为,过街楼所在位置至关重要,处于两山峡谷、河道、进出山地的出口处,就像一座水关,水门,关口,而圈门是否含有如此的意义需要商榷。 过街楼座西朝东,据说原来有三个券洞,也有说4个的,而现在只有一个门洞了,砖石混砌,上建殿堂三间,关于过街楼演变的演变的历史,网络资料称“南边第一个券洞为主通道,古时的西山大道即从此券洞通过,此洞内石上刻有“门头沟”三字;第二个券洞因妨碍交通,已将券洞顶部拆除;第三个券洞较为完好,券洞宽4.7米,进11.24米,高约4.5米。”。据残碑记载:“圈门为往来之要路,旧有关圣帝君、文昌大帝、药王神祠……”,即平台之上大殿为文昌阁和关帝庙,供奉文昌大帝、关圣帝君,北侧大殿为药王神祠,供奉药王。如此看来,圈门过街楼似乎只是陆路通道,与河流无关,那么峡谷中雨后、洪水怎样流走,现在怎么有如此的河道? 一般的过街楼多为一个券洞,而这座圈门过街楼过去集三、四个券洞于一体,极为罕见。尤其过街楼所处的位置,不得不令人遐想,古道沧桑、河道宽阔、两岸群山、过街楼宇、车水马龙、东望帝都、西守边塞,来此一看似乎有一种“西山出口门头沟、过街楼守玉河上,日夜扼守京西处,福佑都城保平安,紧邻京成如此景,奈何清静少人知,做为京人有汗颜”的感慨。
三家店龙王庙
赵家洼村
关帝庙铁锚寺
白云岩石殿堂
大峪村
金代壁画墓
壁画墓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,是一个壁画墓墓群,该墓群区域内历代古墓葬众多,已发现有辽代、金代、清代壁画墓3处,分别为斋堂壁画墓、育新壁画墓、南港壁画墓。
关帝庙
二郎庙
椒园寺遗址及“龙虎”二柏
白衣庵
查看更多>>
影像资料 0
查看更多>>
文献 1
查看更多>>
PPT 0
查看更多>>